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以评促改】体育教育专业认证应知应会知识(四)——体育教育专业认证相关知识

信息类别:学院新闻   发布时间:2025-03-19 点击数:

1.本专业是何时获得认证资格的?

2024年12月16日,向教育部提交认证申请获得通过,进入专业认证的下一个程序。

2.请简单介绍本专业发展沿革情况。

萍乡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办学源起于 1978 年学校开设大专班。1982年学校更名为 “萍乡教育学院”,开设体育教育专业,迄今已走过40多年的不平凡历程。体育教育本科专业2018年开始招生,本专业学制4年,完成规定学分可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经过持续的努力和积累,定位更加明确,特色更加鲜明,实现了“一强(专业实践能力强)”“两结合(中学体育教学与小学体育教学结合、中学体育教育实习与乡村基层小学体育支教结合)”“2课内+2课外(课内普修加专修,课外校队加通关赛)”“四年不断线、一年一台阶(“讲、练、示、教”全过程实践育人)”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形成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等体育教育发展趋势的应用型办学体系。

3.本专业的目标定位是什么?

本专业适应国家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和江西基础教育现代化需要,立足萍乡、面向江西、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安源精神特质及扎根基层的从教意愿, 师德高尚、教育情怀深厚;具备扎实的体育学科专业知识、规范的运动技能、良好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终身学习、综合育人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能够胜任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科研和竞赛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体育教育人才。

4.本专业的办学特色与成效。

体育教育专业是我校创办较早的专业,始于1978年,2018年升格为本科,从“注重实践、依托基地、丰富内涵、服务地方”四个方面培育专业特色和优势。

1.注重实践:为契合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性强的特性,实施“四年不断线、一年一台阶”(“讲、练、示、教”全过程育人实践)”的教学改革,增设实践课程考核内容;调整教育见习安排,实现“三个转变”,从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转变,知识技能向专业岗位职能转变,人才培养向新时代基础教育需求转变,更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能较好地胜任中学教师工作。

2.依托基地:与地方政府、中小学等合作,建立24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拥有江西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江西省柔力球全民健身训练基地2个省级基地和萍乡市太极拳协会、萍乡市柔力球协会2个市级协会组织。实施“2课内+2课外”暨“课内专项加普修,课外校队加通关赛”,启用“两结合”(中学体育教学与小学体育教学结合、中学体育教育实习与乡村基层小学体育支教结合)”的课程教学、实习模式的改革,拓宽学生就业空间。

3.丰富内涵:为加强校地合作、校校合作,构建“体教融合”育人新格局,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技能,夯实教育教学基本功,强化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培养满足我市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人才需求。体育教育专业承担了萍乡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与指导工作,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改革。体育教育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专家团对接安源区和湘东区开展一系列协同提质工作。体育学院作为萍乡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贡献。

4.服务地方:指导学生承担省、市各类赛事裁判与培训工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也为地方体育赛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开展萍乡市体育旅游、体育文化、智慧体育等调研,探讨如何更好地推动产教融合发展,为地方体育事业的繁荣贡献智慧和力量;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每年举办以“启航逐梦,健康中国”为主题的体育技能公益培训活动,旨在普及体育技能,提高公众健康意识,为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助力农村儿童成长,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经过长期努力,专业在多方面成绩出色。近三年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生在国家和省级运动技能竞赛获190次奖励;为社会培养本科生近400人,为萍乡市输送1000余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就业改革模式也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基础,推动了地方体育教育专业发展与基础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5.请简单介绍一下本专业师资队伍情况。

体育教育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0人,校内兼职和外聘老师17人,截至2024年11月30日,体育教育专业有在校学生480人,生师比为10.21:1。体育教育专业拥有一支素质优良、整体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有教授1人,校聘教师2人、副教授9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为36.66%高于全校的高级职称教师占比(全校的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3.50%);博士2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23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为76.66%,优于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一般不低于60%的要求。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4人,基础教育一线的兼职教师队伍稳定,共有6位业界专业课程教师,占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比例达46.6%。

6.最近一次培养目标合理评价是什么时候?

本专业最近一次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从2024年4月开始,以2023修订版培养方案为基础,修订培养目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座谈会等方式,面向在校学生、毕业校友、用人单位、实习单位等利益相关方以及同行专家,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及课程体系间支撑关系的合理性征求意见。评价结果显示本专业培养目标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需求具有高度的吻合性,体育学院具有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和雄厚的教学、师资资源,培养了既掌握系统的体育教育学科素养,又具备教学能力的优秀人才。

7.本专业毕业生有哪些核心能力素养要求?

体育教学能力、体育教研能力、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组织能力、课余训练指导能力等四大专业核心能力素养。

一审:彭世罕

二审:彭苏建

三审:陈岷

版权:萍乡学院 地址:江西省萍乡市萍安北大道211号 邮编:337055